產品中心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> 產品中心 >> 小麥種子  
淮麥26
審定編號:蘇審麥200903、皖引麥200903




來源與類型

原名“淮麥0432”,由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淮麥18號/百農9267雜交,于2004年育成。屬半冬性中熟小麥品種。


適應范圍

適宜江蘇省淮北麥區、安徽省淮河以北半冬性小麥區種植。


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
2005-2008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,三年平均畝產522.0公斤,較對照淮麥18增產3.2%;2008-2009年度參加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514.1公斤,較對照淮麥18增產6.1%。

幼苗半匍匐,葉片細長,葉色深綠,前期長勢較慢,抗寒性較好。分蘗力強,成穗數多。株型較緊湊,莖桿彈性較好,抗倒性較好。蠟質較重,劍葉適中,長相清秀,穗層整齊,熟相好。紡錘型穗,長芒,白殼,白粒,籽粒硬質-半硬質,結實性好。省區試平均結果:全生育期231天,較對照淮麥18遲半天;株高87.5厘米,每畝有效穗39.4萬,每穗33.0粒,千粒重41.9克。接種鑒定結果:中感赤霉病,感紋枯病,中抗白粉病,中抗梭條花葉病毒病。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, 2005-2008年三年平均結果:容重807克/升,粗蛋白含量14.8%,濕面筋含量32.7%,穩定時間6.4分鐘。2008年容重826克/升,粗蛋白含量14.7%,濕面筋含量32.2%,穩定時間9.1分鐘。


栽培技術要點
1、適期播種。適宜播期為10月上中旬,最適播期為10月5-15日。
2、合理密植。最適播期內每畝基本苗以13萬左右為宜,遲播適當增加。
3、肥水管理。畝施純氮15公斤左右,基苗肥占60-70%,拔節孕穗肥占30-40%,配合施用磷、鉀肥。田間溝系配套,防止明澇暗漬。
4、病蟲草害防治。及時化學除草,中后期注意赤霉病、紋枯病及蚜蟲等病蟲的防治。
5、及時收獲。蠟熟末期抓緊收獲,確保豐產豐收。

上一產品:寧麥14
下一產品:無

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  版權所有  蘇ICP備18031333號    網警備案: 蘇公網安備 32011602010191號 nbsp;  民企賬款、農民工工資拖欠投訴電話:83245388     83327150         設計制作:美勝美圖  潘 18251880810  


防偽查詢 OA登陸 二維碼
日本成人黄色电影